發布時間:2021-09-11 23:00:00作者:陳淑文來源:醫藥經濟報
2021年9月9日-11日,由粵港澳中醫藥政策與技術研究中心、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產業園主辦,廣東省藥品監督管理局、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南方醫藥經濟研究所指導,《醫藥經濟報》、南粵集團承辦,珠海橫琴新區管理委員會、廣東省中藥協會、廣東省生物醫藥創新技術協會、廣東省醫療器械管理學會、中華中醫藥學會基層中醫藥協同創新發展共同體、廣東省藥師協會、廣東省醫藥零售行業協會共同協辦的“第一屆粵港澳大灣區中醫藥高質量發展峰會暨生物醫藥與健康產業集群創新(橫琴)大會”,在珠海橫琴成功舉辦。
為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提出發展中醫藥等澳門品牌工業、著眼建設世界一流中醫藥生產基地和創新高地的精神,本次峰會以“融合創新灣區領航”為主題,推動構建依托橫琴,借道澳門,打開中醫藥“世界之窗”的國際化新路徑,旨在打造大灣區成為中藥走出國門、走向世界的引領地。在廣東省藥監局相關業務處室和全省各大醫藥行業協會的大力支持下,政府領導、兩院院士、專家學者、企業領袖齊聚一堂,共同為促進粵港澳大灣區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
奔涌的濠江見證,夢想在這里升騰。第一屆粵港澳大灣區中醫藥高質量發展峰會暨生物醫藥與健康產業集群創新(橫琴)大會是“橫琴方案”發布后,首個以產業融合推動中醫藥國際化、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生物醫藥與健康產業研討的高端會議,得到了珠海橫琴新區管理委員會、橫琴新區科技創新和商務局的鼎力支持,并將定期、定址永久落戶橫琴。
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注冊管理司副司長王海南,廣東省藥品監督管理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嚴振,珠海市人民政府黨組成員、二級巡視員葉真,中國工程院院士、澳門科技大學榮譽校長劉良,原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副局長李大寧,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南方醫藥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宗云崗,粵澳中醫藥科技產業園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呂紅,珠海橫琴新區管委會副主任吳創偉,南粵集團董事長周興挺等領導出席大會。本次大會由《醫師在線》執行主編、階梯傳媒總經理徐小良主持,來自主流醫藥工商企業的高管和代表、研究機構專家學者共同見證了大會的召開。
大灣區落地“橫琴方案”
打造中醫藥創新發展“橋頭堡”
金秋九月清風起,懷夢啟航赴日新?!稒M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是中共中央、國務院支持澳門發展的重大舉措。按照文件精神,國家對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寄予厚望,圍繞發展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的新產業,優化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產業園發展路徑,以國家中醫藥服務出口基地為載體,發展中醫藥服務貿易,營造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中國特色的醫藥創新研發與轉化平臺建設持續提速。
扎實創新,方能崛起。通過深化改革建立健全符合中藥特點的審評審批體系,不斷優化營商環境,充分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創新監管、科學監管以推動中醫藥創新高質量發展成為行業共識。
王海南發言指出,貫徹“四個最嚴”監管精神,尊重中醫藥發展特點,遵循中藥研制規律,將“安全、有效、質量可控”的藥品基本要求與中醫藥傳承創新的獨特理論體系和實踐特點有機結合,根據中藥注冊產品特性、創新程度和研制實踐情況,以臨床價值為導向,開辟具有中醫藥特色的“守正創新”發展之路。
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注冊管理司副司長王海南
近年來,國家發布系列政策文件指導中醫藥工作,明確將中藥新藥創制作為中醫藥發展的重點任務之一,特別是2020年底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了《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關于促進中藥傳承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這對中藥新藥傳承創新提出了更高標準和要求,同時也為中藥新藥研發帶來了新的歷史發展機遇。
廣東是我國醫藥創新大省,更是中醫藥產業發展熱土,具有良好的產業基礎、創新環境及投資前景。嚴振表示,廣東省藥品監督管理局積極落實藥品醫療器械審評審批制度改革,大力推進藥品監管綜合改革,全力打造全國藥品安全治理示范區和藥品產業高質量發展示范區;推動粵港澳大灣區中醫藥產業傳承創新發展是重點工作,為促進粵港澳醫藥產業開放融合、協同發展,推進中醫藥產業標準化、現代化、國際化,廣東省陸續落地了一系列支持中醫藥高質量發展的區域政策,著力提升區域產業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
廣東省藥品監督管理局副局長嚴振
粵港澳大灣區國家戰略全方位推進,三地優勢互補,正在形成中醫藥現代化與國際化的新格局。馭勢而上,大灣區該如何進一步推動中醫藥產業更高質量發展?
宗云崗在做專題報告時指出,大灣區可從五方面著手蓄力:一是整合優勢資源,打造醫療高地;二是促進融合發展,打造創新高地;三是夯實發展基礎,打造人才高地;四是深化互利合作,打造產業高地;五是助力“一帶一路”,打造國際化高地。他認為,國家大力支持中醫藥產業發展,正在構建粵港澳中醫藥共商共建共享體制機制,有助于大灣區加快形成中醫藥高地建設新格局。
國家藥監局南方醫藥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宗云崗
乘風破浪潮頭立,揚帆起航正當時。在峰會上,圍繞高質量發展新時期中醫藥創新話題,多位重量級嘉賓深入解讀了大灣區經濟發展政策,全面分析了粵港澳中醫藥區域市場優勢。
“粵港澳中藥聯盟”成立
融合中醫藥產業創新資源
建設粵港澳大灣區,貫徹落實《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以制度創新為核心,用好有關支持政策,促進大灣區開展深度合作,是新時代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的新嘗試。
葉真在致辭中表示,粵港澳大灣區作為嶺南藥學的發源地,中醫藥產業發展擁有雄厚的基礎和氛圍;珠海作為粵港澳大灣區重要的節點城市,更是唯一與港澳路橋相連的內地城市,具備良好的中醫藥產業化基礎和國際化優勢。
珠海市人民政府黨組成員、二級巡視員葉真
中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和國際化升級,需要深入理解法律法規和監管制度。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衛生局藥物事務廳廳長蔡炳祥表示,《中藥藥事活動及中成藥注冊法》的頒布,有利于促進中醫藥事業高質量發展;有了完善的法制基礎,藥監部門能依法對中藥的進口、生產、流通、以及廣告宣傳和使用進行全生命周期管理,以維護和促進公眾健康并推動中藥產業健康有序的發展。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衛生局藥物事務廳廳長蔡炳祥
打造粵港澳大灣區中醫藥創新發展新高地,產業鏈上下游迫切需要整合優質資源,加速推進與橫琴與澳門規則銜接、機制對接,豐富協同協調發展模式,拓展兩地發展新科技、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
面對政策機遇,劉良認為,中醫藥科技創新要做到“高新強”,應具備解決中醫藥科技創新和高質量產業發展的關鍵科學問題和開展源頭技術創新能力,應具有參與全球醫藥產業競爭的意識和能力,產業質量硬核并具有強大的市場競爭力,具有學術和技術世界引領性;最后需要創造新理論以豐富醫學思想與方法,開發新技術來提高科技創新水平,創造疾病診治新方法、新藥物和新方案來引領前沿。
中國工程院院士、澳門科技大學榮譽校長劉良
目前,位于橫琴的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產業園,以中醫藥和大健康產業為發展重點,已吸引廣藥集團、麗珠圣美、天祥集團、盈科瑞、原妙等知名企業項目入駐;園區內粵澳醫療機構中藥制劑中心的首個標準化研發品種“益氣甘露”,于2020年正式通過廣東省藥品監督管理局醫療機構傳統中藥制劑備案審批和產業化配制工作,如今已順利投產并進入臨床使用。
呂紅表示,技術、學術、管理多元化的優秀人才支持中醫藥產業在澳門的發展,澳門區位優勢明顯。高校院所眾多,科研實力雄厚,澳門群眾對于中醫藥的認可度高、使用基礎良好,澳門發展中醫藥產業正當時。
粵澳中醫藥科技產業園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呂紅
南海之濱,熱潮澎湃!峰會期間,“粵港澳中藥聯盟”正式宣告成立,旨在深度參與粵澳合作,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深入了解、充分運用相關政策,產業多方將緊抓方案實施的重大機遇,為粵港澳長遠發展拓展空間、勾畫藍圖,整合資源推動大灣區在中醫藥文化、科技、研發、人才、政策等方面的優勢互補、合作共贏。
聚焦產業多效融合
推動中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
新時代,撥動澎湃琴弦,賦予產業未來的新起點。新方位,吹響嘹亮號角,奏響激昂奮進的新篇章?!笆奈濉币巹澖ㄗh“堅持中西醫并重,大力發展中醫藥事業”,意味中醫藥事業迎來高速發展的戰略機遇期。
2021年,是“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站在新征程的時代潮頭上,《醫藥經濟報》緊跟產業熱點,為行業發聲,共同推進粵港澳大灣區中醫藥產業發展,積極推動醫藥行業國際化高質量發展。
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副所長邊寶林指出,國內市場面臨著醫藥需求快速增長、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不斷深化、藥品生產質量要求提高、資本市場快速發展、環境和資源約束更趨強化等轉型升級考驗;同時,實現中藥創新發展,亟待增強源頭創新能力,發揮財政資金的杠桿作用,運用市場機制引導和支持技術創新活動,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和資本化、產業化。
關于中醫藥高質量發展話題,產業界各方的嘉賓在會上發表了精彩演講。美國藥學科學家學會(AAPS)中國討論組2020年主席、上??浦究滇t藥科技有限公司CEO張科之提出,應對價格和成本帶來的市場挑戰,唯有技術創新永遠是最有力的保障,監管層面正在由準入資格管理向質量與效率體系管理轉移,支付端激勵、引導和倒逼企業由銷售為導向轉向高質量、低成本的精細管理模式也加速了行業優勝劣汰。
對此,深圳邁瑞生物醫療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邵凌云表示贊同,集聚產業鏈資源,突破關鍵核心技術,也要合理規劃產業,配套政策緊扣產業環節,推動灣區內資源協調,加快完善創新服務體系,并購整合提升企業質量。
談及中藥國際化話題,廣東一方制藥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魏梅認為,中藥需要注重與國內外藥品監管部門的溝通,建立符合中藥特點的合理化國際審批政策;發揮標準引領作用,規范生產工藝,統一質量標準,把握國際標準主導權;加強產品的藥效對比及藥物經濟學研究,確保療效,提高國際競爭力。
前FDA藥理毒理審評專家、江蘇鼎泰首席科學官竇金輝表示,中藥走向國際能通過新藥研發和草藥、膳食補充劑、保健品直接上市等多種途徑。在中藥中尋找新藥,應結合人用經驗,以優選的品種為起點,嘗試多種劑型,對質量控制、非臨床試驗和臨床指標進行規范客觀的綜合評價,來適應以新藥走向國際的科學法規要求。從經典名方、配方顆粒等傳統改良標準化的口服中藥,則應成為新時代滿足國外保健和治療中醫用藥的主打產品。
今年不止是我國“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更是全球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轉換的樞紐之年。十九屆四中全會將數據列為核心生產要素之一,彰顯了信息資源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經濟建設中的重要性,信息化大數據將世界經濟高度融合,醫藥經濟亦是如此。在新時代下,傳統醫藥企業正在利用互聯網化手段對原有的產業形態進行變革,推動行業數字化升級。
洞見趨勢,方能成為趨勢的一部分。為推動新時代中國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促進醫藥經濟結構向創新驅動轉型升級,由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南方醫藥經濟研究所、廣東省藥品監督管理局聯合主辦,珠海市人民政府特別支持,《醫藥經濟報》承辦的“2021中國醫藥互聯網監管與發展大會暨第33屆全國醫藥經濟信息發布會”將于2021年11月2-5日在珠海橫琴召開。
據悉,第33屆全國醫藥經濟信息發布會將由國家相關部委權威解讀藥監、醫保等產業政策,屆時,南方所也將獨家重磅發布中國醫藥經濟新五年趨勢展望;并將有多位院士匯聚,論道全球新、中國路,激辯創新浪潮新機遇;把握藥械網絡監管新趨勢,洞悉藥品網售觸發產業鏈新變局,拓展新賽道。此外,會議還設置了見證年度輝煌,盤點醫藥經濟大事件,首發醫藥互聯網藍皮書等精彩環節,再次與行業頭部力量相約橫琴,奏響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最強音。
編輯:陳雪薇
此內容為《醫藥經濟報》融媒體平臺原創。未經《醫藥經濟報》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復制或建立鏡像。如需獲得授權請事前主動聯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粵ICP備17121623號 國內統一刊號:CN44-0098 郵發代號:45-18 廣告熱線:020-37886663 訂報熱線:020-37886650
Copyright www.mingjue2.cn All Rights Reserved
醫藥經濟報公眾號
腫瘤學術號免疫時間
醫藥經濟報頭條號